斗彩以成化时期最为闻名,此刻的瓷器外型小巧奇秀,胎质细润晶亮,色彩柔软安静,绘画浓艳幽婉,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流行于江西景德镇等地。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最后成型。由于在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或“逗彩”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斗彩由于其彩绘精细,是陶瓷史上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备受推崇。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
成化斗彩历来被视为珍贵品种。斗彩设色丰富,彩色多透明鲜亮。成化斗彩无黑彩,而其它彩色则具有特殊的韵味:红彩多用在纹饰中以缀出星点和花朵,鲜艳耀目,为后仿者所难以企及;黄彩变化多端,娇黄、鹅黄娇嫩透明,杏黄色闪微红,蜜蜡黄稍微透亮,姜黄则色浓光弱;绿色大都透亮闪黄,而松绿则色浓闪青;紫色大多如熟葡萄,发色紫黑,或为嫩茄皮之浅紫色。特殊者为浓黑紫色,似一层乌暗的金属氧化皮,泛出五光十色的光晕来。成化姹紫,更是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作品斗彩三秋杯、斗彩婴戏杯、葡萄杯、花鸟杯等名贵一时,斗彩鸡缸杯名气最大,在万历《神宗实录》中就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历史上还有专门赞美鸡缸杯的“鸡缸歌”。清代各朝多有仿成化斗彩的伪作,庶几乱真,尤以康熙、雍正仿者最佳。
若从斗彩的发展和成熟技艺来看,应首推雍正斗彩。雍正斗彩在明代成化斗彩的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粉彩的技法和金彩装饰,形成了斗彩加金、斗彩加粉的新品种,这是重大突破。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缺乏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