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说盉》一文述:“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而和之而注之于爵。或以为盉有三足或四足,兼温酒之用。”青铜盉在商代早期已出现,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铭文中自名为盉的器物出现在西周,同时有铭文将盉与盘并称,担任了匜的功能。因此推测,盉很有可能是盛水用来调和酒浓淡之用。在春秋时期,主要流行提梁盉,此件青铜盉即为一例。盖中部隆起,上有三个活环,与提梁相套。盖有子口,与器身严合。束颈短,腹部圆鼓而扁,下有三个蹄形足。其流口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髪冠前伸,双目圆鼓,上喙可以活动打开,用以出水。双翅贴盉前部,浮雕阴刻而出。提梁作一身躯拉长的跳跃猛虎,前肢于盉前肩,后腿立在后肩,虎头前伸,虎口大张,贴临凤首。提梁的虎和流口的凤是装饰主体,阴刻规矩,细致入微。盉身仅有几条弦纹,于颈肩、肩腹、腹底处醒线,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典型器。
成交价: RMB 805,000
年代: 春秋晚期
尺寸: 高:23cm